现代摩托车的发展已经高度成熟。
从发动机型式上看,可以分为立式和卧式单缸、V型双缸、并列双缸、水平对置双缸、并列三缸、水平三缸、并列四缸、V型四缸、V型五缸、并列六缸、水平对置六缸等,各种结构应有尽有。
从排量上看,从代步的50mL到超过2000mL的凯旋“火箭三缸”,细分成数十个不同排量车型。
从动力性能上看,最猛的川崎H2R峰值功率已经超过223kW,可以跑出超过400km/h的极速。
从车型上看,跑车、街车、巡航车、旅行车、探险车、越野车、踏板车,各种类型争奇斗艳,尽力讨好不同需求骑手的欢心。
从车体材料上看,除了传统的铁和橡胶之外,还有更多的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碳纤维等高技术含量材料,运用到车架、发动机、轮辋等零部件上。
从安全上看,不但配有高性能的盘式制动,而且匹配了防抱死制动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等电子智能装置,为旅途安全保驾护航……
可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摩托车滥觞之初,你知道有多原始吗?
它就是一辆简陋的自行车,直接装上动力微薄的发动机!
从蹒跚学步,到成熟大气,摩托车百年历程中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辆摩托车,第一辆踏板车,第一辆探险车,第一次安装导流罩,第一次使用防抱死制动系统,第一次安装电子油门……
回顾诸多的“第一辆”,我们才知道摩托车百年历史之不易,才明白如今之可贵,才让我们在探索未来时,更不容易迷失方向!
1885年,德国人巴特列布·戴姆勒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内燃机摩托车。

当时,汽车普遍的动力装置是以煤炭为燃料的蒸汽机,但是由于烟雾弥漫、时速不快等原因,工程师们试图利用其他燃料发明更高效的动力装置。在奥托工厂任职的工程师戴姆勒辞去了工作,潜心研制高效的小型内燃机,并于1883年获得了成功,同年12月16日获得了德意志帝国第28022号专利。
1885年8月29日,戴姆勒将一台排量为264mL、最大功率为0.37kW(700r/min)的风冷单缸汽油发动机安装到自行车上,让这辆自行车最高速度达到11km/h。这台机器获得了专利,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搭载了内燃机的摩托车。

最早的摩托车只是个案,归根结底,只有投入生产,转化成市场产品,为社会所接受,才有真正的生命力,否则只是橱窗中的展示品。
到了19世纪末期,摩托车量产才进入了初级阶段。1894年,德国的希尔德布朗-沃尔夫穆勒公司成为首个量产摩托车的厂家,产量达到数百辆,并且第一次将之称为摩托车;1896年,埃克瑟希尔公司开始生产摩托车;1898年奥林特-阿斯特公司开始生产摩托车……

由此而始,摩托车开始进入全面量产时期,皇家-恩菲尔德、凯旋、诺顿、BSA、印第安、哈雷-戴维森等一批摩托车厂家纷纷投产并向市场供应。
往后,摩托车逐渐摆脱“自行车+发动机”的简单结构,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持续被运用,推动摩托车踏上进化发展之路。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官方公众号:eje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