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陆上,凡是上牌的摩托车,在登记之日起就已经把强制报废日期印在了行驶本附页上了,换句话说,每辆挂牌的摩托车都在死亡倒计时中。
大家都知道,一般家用汽车使用年限是15年,到了十五年之后检验不合格就要报废处理,而最高行驶路程是60万公里。那么摩托车的使用年限是多久呢?最长只有13年,这其中包含10年的使用寿命和3年的延期寿命。超过之后摩托车将被强制报废。

十年摩托车强制报废是怎么来?
按照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轻便的两轮、三轮的摩托车最高使用年限为8到10年,两轮摩托车和边三轮的使用年限是7到9年。而摩托车行驶路程的规定里,轻便的两轮、三轮摩托车不得超过10万公里,两轮摩托和边三轮摩托为8万公里。此外,损坏严重、经过修理依旧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机动车运行安全条件的车也需要立即报废。
为什么要设定强制报废呢?
— 按使用年限报废,执法部门容易操作 —
有关部门表示,出于对安全、污染和噪声治理的综合考虑,在制定“报废规定”前,曾广泛听取了专家的建议,受到国内厂商工艺保证条件的影响,以及里程表容易弄虚作假,按照使用年限报废,执法部门的可操作性更强。“报废标准”中要求按照使用年限报废摩托车,是符合“报废规定”的要求的。
— 摩托车文化会就此消失吗 —
1986年,北京市率先停止发放“京A”摩托车牌。“禁牌”使北京人对摩托车的认识停滞在16年前。
很多年前,有一辆摩托车代步无疑是财富的象征。今天,摩托车已经开始向休闲运动的工具、文化传承的载体转化。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城市,大排量摩托车的俱乐部已经有很多,车迷会在约定时间骑车参加聚会。在国外,知名品牌的二手摩托车具有收藏的价值,名人改过的车甚至可以拍卖出天价。
— 只有报废一条路吗 —
很多摩托车主建议,如果使用环保法规、收取增值税等办法对摩托车进行管理会更加科学。按照环保标准对摩托车进行调节是多数摩托车主表示可以接受的办法,以此来鼓励人们购买尾气排放低的摩托车,鼓励厂家生产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对摩托车收取一定的增值税,政府可以获得税收,真正喜爱摩托车的人也有了合法的玩车空间。
— 日本没有摩托车报废年限 —
在日本,政府对摩托车没有报废年限的限制,只是在规定的年限内强制车主更换涉及安全的关键部件。日本摩托车每两年检验一次;在使用满十年后,改为每年进行年检。251cc以上排量的摩托车需要每年进行年检,但没有报废的年限限制。对于摩托车的刹车片、离合器等涉及安全的关键部件,政府立法要求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进行更换。
日本的机动车检测场是由政府指定的。日本法律规定,由政府的国土交通省对民间车检工场(车辆检测场)的设备和人员进行审查;个人的机动车可以直接送到民间车检工场进行年检,也可以委托经销商送检。
— 加快更新但别浪费资源 —
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强制摩托车报废会促使人们使用较新的产品,有利于交通安全、提高燃油使用效率。但同时也要考虑在更新是否会造成资源浪费,被废弃车辆之不可回收部件是否会继续造成污染。
一味地将东西扔掉,而不求延长其使用寿命、考虑重复使用的可能,就是在浪费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对原材料的重复回收使用,至少是部分回收。
汽车报废后,其上面的铅、铝、铁、塑料等资源如果不能被重复利用是非常可惜的。如铅酸蓄电池,橡胶轮胎,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如果能持续增加汽车的科技含量、精细生产工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延长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作用,提高其使用效率,将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看到的。
提高道路安全标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要靠什么?是从整个消费链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限制,以年为限、过期报废,修建最后的“长城”;还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制定与国际接轨的产品认证标准,提高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入门槛,这,并不是一道难解的算术题。